顯示具有 台股 ET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股 ET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2020/05/01穩定配息投資策略績效

經歷過 3 月的下跌以及 4 月反彈,股市已慢慢接近前高,債市因為降息的關係也有回穩的現象。
新興市場債目前還是負報酬,由於 4/22 剛配息,而且近來台幣兌換美元為強勢狀態,所以新興市場債的價格呈現較低的現象。雖然新興市場債在台股是用台幣交易,但是它是使用美元計價,所以匯率波動會直接反應在價格上,台幣兌換美元為強勢狀態,價格下跌;台幣兌換美元為弱勢狀態,價格上漲。所有的海外 ETF 都會有這樣的現象,包含美元公司債、美國政府債、特別股
美元公司債為評價 A 以上的公司,較為穩定,目前正報酬,在 3 月下跌時有段時間呈現負報酬。
美國政府債的報酬最好,可能是從股市避險的資金湧進,加上現在 FED 重啟 QE,降低存款利率、印鈔票購債。
特別股目前的績效最差,特別股的走勢會與股票市場較為接近,所以基本上沒有避險的效果,唯一的好處是配息率較高,或許不是一個好的資產配置,感覺效果與信評低的債券差不多,也許日後會把特別股的部位出清,加強其他部位的配置。日後會與 0056 比較一下配息率、管理費,如果特別股沒有特別的優勢,那會換成 0056。



標的代號預計投入實際投入已領配息
近四季累積配息率
台新新興債00734B300000-308881101204
美元公司債00751B220000-21631386353.23(1)
美國政府債00679B80000-7680520102.33
富邦特別股00717200000-19906963704.35

由於每個 ETF 的購入時間不同,所以比較已領配息有點不太公平,看近一年來的配息率會比較公平。
(1)美元公司債的成立時間較晚,目前僅有 4 次配息的資料,所以數據尚不準確。第 1 次配息通常會比較多,因為 ETF 成立的前半年可以不用配息,所以第 1 次配息包含前兩季的配息,第 1 次配息率為 1.28%,後三次的配息率在 0.81%-0.94% 間,我的計算方式: (1.28/2) + 0.84 + 0.81 + 0.94 = 3.23。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2020/03/27檢視穩定配息投資策略目前績效

檢視去年開始購買的台股債券與特別股 ETF,去年由於開始降息與美中貿易戰造成股市不定性的關係,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有不錯的績效表現,可見上一篇檢視穩定配息投資策略目前績效的文章
今年由於武漢肺炎或稱新冠肺炎關係,導致股市有一波巨大的跌幅,而各項投資資產都在相對高點,都面臨到下跌修正的狀況,現在可以說是【現金為王】的狀態。
就連債券也沒有起到良好的保護效果,只有美國政府債維持正報酬的狀態。
新興市場債雖然包含了新興國家政府與國營事業的債券,但是信用風險不及美國,故也是呈現負報酬。
美元公司債雖然是由國際大型企業所組成,畢竟不是政府保證的債券,依舊受到股市表現影響呈現報酬較低的狀態,前一陣子為負報酬,目前回穩。大家會擔心肺炎造成經濟消費停滯,企業賺不到錢,影響到還債能力,故企業債在熊市狀態是沒有保護的效果;特別股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目前呈現負報酬的狀態,下跌情勢與股票市場一樣兇猛。
要做到較穩定的資產配置可能還是股票加上政府債,政府債可能還是以美國政府債作為優先考量。或是股票加上現金定存的配置,現在低利率的環境,債券的利率只比現金利率好一些,而債券的投資風險也不小,可能現在債券也被拿來作為做價差的工具,而非穩定收取利息,導致前一陣子美債也呈現暴漲暴跌的狀態。


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低波動高股息的台股 ETF

最近剛好看到國泰的股利精選 30 ETF 的介紹,廣告似乎打很兇,看得出來國泰想要攻佔這塊市場的決心,興起了研究這類型 ETF 的興趣。
搜尋了一下台股的 ETF,低波動高股息的 ETF 有: 復華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00731)富邦道瓊台灣優質高息 30(00730)元大台灣高股息低波動(00713)國泰台灣低波動精選 30(00701)
下表是我最在意的是規模以及費用:

復華(00731)富邦(00730)元大(00713)國泰(00701)
規模(億)28.4328.8833.512.65
內扣費用(%)0.3850.3850.3850.335
實際費用(%)0.430.761.142.11
資料來源: 各券商的基金月報(12月份)。實際費用資料來源為 2018 年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

這類型的 ETF 選股比較複雜,所以費用高是合理的。國泰的規模最小,難怪國泰最近一直在打廣告,交易量最近也爆量,在 1/9 時還攻上漲停,ETF 漲停不是一件好事,指數的變化不太可能在一天之內有如此大的變化,畢竟指數的組成不會只有一檔股票。表示有嚴重的溢價情形發生,果然 1/10 在我撰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國泰 ETF 的股價下跌。
ETF 的規模可能影響交易量,導致買賣價差比較大,或是市值容易偏離淨值。費用則是投資成本,成本越低越好。故選擇規模較大與費用較低的 ETF 會比較好,再來就是看淨值是否偏離太多。
這些 ETF 追蹤的指數不同,所以成分股的比例也不一樣。
元大(00713)

國泰(00701)

 富邦(00730)

 復華(00731)
產業配置不同,報酬率也不同,金融股若表現比較好,國泰會表現比較好;若電子股表現較好,元大會表現較佳;持有塑膠類股較多的復華與富邦,最近表現的績效較差,因受到油價的影響。
再來看看風險的部分:




這些 ETF 上市的時間還不夠久,目前的資料看起來還是具有一定的波動性,畢竟台股是屬於淺碟市場,比較難找到防禦類型的股票。這樣看起來似乎還是買台灣 50 指數類型的 ETF 會比較好。
接著看股利的部分,畢竟還是現金最實用。
元大(00713)
 國泰(00701)
 富邦(00730)
 復華(00731)
殖利率大約在 4-5% 之間,還蠻適合退休族,年輕族群應該選擇配息比較少的標的,降低被課稅的金額。國泰 ETF 過去的配息較少,不過今年預計配 1.66 元,以後殖利率應該會提升至 4-5% 區間,畢竟台灣投資人還是喜歡高配息的標的,所以 0056 一直是熱門的 ETF。
這幾檔 ETF 很難比較,畢竟組成方式不同,看那一年的強勢類股為何,該成分股較多的 ETF 就會表現較佳。若以配息來看,元大 ETF 的配息比較穩定,約在 5% 左右。
總結,股票 ETF 還是選擇市場指數型的 ETF 會比較好,若想降低風險應搭配別種相關性低的資產來降低標準差,股債配置還是很萬用的投資法則。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元大台灣 50 (0050) 與 富邦台灣 50 (006208) 之比較

想要買追蹤台灣大盤指數的 ETF 都會推薦追蹤台灣 50 指數的 ETF,目前比較好的標的大概就是元大與富邦的 ETF。
過去推薦元大台灣 50 (0050) 是因為它是最早推出的 ETF,ETF 有先搶先贏的優勢,所以到目前為止,元大是台灣股市規模最大的 ETF,每日成交量也高,不用擔心流動量的問題。但是 0050 最令人詬病的問題是內扣費用過高,即使規模一直成長,也不見元大調降內扣費用。與美國股市的 ETF 相比,內扣費用確實很高,這也是很多人推薦到美股買 ETF 的原因。
富邦台灣 50 (006208) 與元大台灣 50,一樣追蹤台灣 50 指數,過去常拿來比較,但是富邦出的比較晚,喪失了先機,導致規模成長較慢,影響了每日的交易量,同時內扣費用也沒有優勢,所以過去一直不受到關注。
不過現在隨著 ETF 與定期定額投資逐漸成為顯學,富邦台灣 50 的交易量最近有明顯的上升,可以不用擔心有交易價差過大的問題。同時,富邦調降了內扣費用,目前 006208 的內購費用與公司治理 100 (00692) 一樣,為 0.185%;元大則一直維持在 0.355%。
所以目前想要投資台灣股市,006208 應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綠角對 006208 寫的介紹,內容十分詳細。
富邦台灣 50 之基本資料

元大台灣 50 之基本資料
富邦台灣 50 於 2018 年之全年實際費用
元大台灣 50 於 2018 年之全年實際費用
富邦公司治理 100 於 2018 年之全年實際費用
最後一項數值是全年實際費用 (%),富邦的花費為 0.32%;元大之花費為 0.44%。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元大台灣永續 ESG (00850) 小整理

近期元大發行了新的 ETF: 元大台灣永續 ESG (00850),使用 3 個評估指標選擇持股,分別是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可以做到這 3 點的公司本身應該就經營的不差,所以持股名單看起來與 0050 差不多,不過這也算是台股的小問題,畢竟台灣市場不大,多數 ETF 的前十大持股大同小異。由於不是使用市值的方式選擇,持股數量每次重新評估完永續指數可能都會有變化,目前持股數約 73 檔。00850 持股狀態
永續指數是現在還蠻流行的投資方式,企業應該要有具備這 3 種指標,對於地球環境、社會公益、公司制度完善有所助益,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理想。環境保護,例如對綠能的認購,不僅對環境有所幫助,也能獲得政府的補貼,美國亞馬遜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賺了很多錢,卻不用繳稅,因為利用了很多的政府減稅政策,例如認購風力發電。社會公益,例如成立基金會幫助弱勢團體,也具有減稅的優惠,所以很多大企業都有基金會,除了減稅以外,也對社會有貢獻,同時也提升企業形象。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保護小股東,避免家族企業過度被家族中少數人掌控,使小股東的權益受損。
因為持股與 0050 相差不大,有人說 00850 是 0050 的進階版,以下是內扣費用與規模的比較:
00850005000692
內扣費用(%)0.3850.3550.185
規模(億)48.29673.1836.13
0050 的歷史悠久,規模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令人討厭的地方是內扣費用一直不下降,00850 剛成立不久,能有這樣的規模已經很不錯了,規模如果超過 50 億,內扣費用會再下調,有希望調降至 0.335%,這樣算起來其實也與 0050 差異不大。由於剛成立,所以也不清楚配息率如何,不過買指數 ETF 首先重視的是成長,而非配息,這還是需要時間的考驗,個人認為不會與大盤指數相差太多。
只好比較一下過去指數的表現:
看起來永續指數與台灣 50 指數的表現相差不大,所以就看 ETF 的追蹤能力如何,是否會與追蹤指數的表現相差過大。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富邦公司治理 100 (00692),公司治理 100 是以公司治理做為篩選方式,選出 100 檔股票,雖然與永續指數比較少了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但是持股比例相對重的公司也是大同小異。基本上公司如果注重本身的經營形象,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這 3 者的排名應該不會太大的差異。
另外,00692 的持股數更多,約在 100 檔上下,穩定性會更高,上下的震幅會比較小,而且內扣費用較低,規模雖然較小,現在的每日成交量約在 1000 張上下,也不會太差。
總之,00850 與 0050 的表現應該不會相差太多,多頭時期 0050 的表現應該會較佳,因台積電佔有的比重相對較高。00850 的價格較低,掛牌價約 20 塊,比較容易入手,0050 對於投資新人來說比較難下手,目前價格約在 85 塊。如果是定期定額買零股,個人認為差異不會太大。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台股中新興市場債券 ETF 的小整理

前一篇文章整理一些台股中美國政府長期債券 ETF,接下來整理一些新興市場的債券 ETF,這樣基本上就有簡單的全市場債券配置。因為台股目前還沒有像 BNDW 這種投資全世界的債券 ETF,所以要自己搭配美國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來做分散風險。也有提高一些報酬率的效果,新興市場的信用評分等級較低,故利率會相對較高。

凱基新興債10+台新JPM新興債國泰5Y+新興債
00749B00734B00726B
規模(億)28.83.68203.63
內扣費用0.560.560.45
可能配息月份1,4,7,102,5,8,112,5,8,11
新興市場債券 ETF 數量與美國債券比較之下少很多,畢竟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市場。內扣費用通常偏高,因為不是只有投資單一國家,組成成分會比較複雜,ETF 的操作管理上自然會需要較多的費用。
搭配新興市場債券主要的目的是可以分散分險,畢竟押注美國單一國家的風險較高。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如果發生意外,其他國家也不會變好。確實,美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太深,所有的投資標的都是以美國市場為指標。
有人選擇投資美國的 VTI 搭配 BND 來做資產配置,並沒有不好,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可以承受的風險程度也不同。甚至有人不搭配債券,只做股票投資,資產配置以現金定存取代債券部位,確實也是個不錯的方式,現在這種低利率的環境,債券的利率也快要與現金差不多了,乾脆直接用現金定存來取代債券部位。長期債券的利率雖然較高,但是是付出了長時間的代價所換取來的,風險會比短期債券高,所以長期債券的波動會比較大。
目前台股中新興市場債券 ETF,台新 JPM 新興債應是比較好的選擇,每天的成交量比較多,國泰新興債的規模大、內扣費用也低,但是成交量不如台新的新興債,可能容易買到偏離淨值太多的價格。凱基的新興債目前成交量過低,內扣費用沒有比較便宜。
下表為 ETF 可能的配息時間,配息入帳行事曆:

123456789101112
中信美國市政債
新光美債20+
中信美國公債20年
凱基美債25+
FH20年美債
群益25年美債
富邦美債20年
國泰20年美債
元大美債20年
凱基新興債10+
台新JPM新興債
國泰5Y+新興債
以美債搭配新興市場債可以做到每個月都有配息的配置,可以作為穩定現金流配置的參考。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台股中美國長期政府債券 ETF 的小整理

從 2017 年開始,台灣股市發行了不少的債券 ETF,可見大家都很喜歡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人心確實會傾向可以計算出收益的投資方式,股票的不可預測性與波動性,確實會讓人卻步。
債券 ETF 的盛行也有可能是因為壽險公司的資金無處可去,所以發行債券 ETF 讓壽險公司投資,規避海外投資的上限。無論如何,對於台股投資人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壽險資金的投入,使券商發行多樣的債券 ETF,壽險資金通常是長期穩定地投資,可以增加 ETF 規模,降低 ETF 的內扣費用,對於不想把資金搬到海外的投資人來說,多了一項不錯的管道可以投資海外的債券。
台股的債券成分 ETF:櫃買中心資料。
以下挑選台股中美國長期政府債 ETF 來比較資產規模內扣費用:

中信美國市政債新光美債20+中信美國公債20年凱基美債25+FH20年美債群益25年美債富邦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元大美債20年美股20+政府債
00847B00832B00795B00779B00768B00764B00696B00687B00679BTLT
規模(億)13.993.08190.2623.432.47133.78186.44182.04227.67145(美金)
內扣費用(%)0.40.210.140.220.510.180.190.180.20.15
可能配息月份3,6,9,12未寫收益評價月份3,6,9,123,6,9,123,6,9,121,5,7,101,4,7,103,5,8,11月配息
有些 ETF 近期才上市,半年內不能揭露績效與配息,根據資料中的收益評價日來推算可能的配息月份。通常收益評價月份與除息月份會在同一月份,台股除息的慣性通常是除息日後一個月,配息才會進入帳戶。所以配息月份只是預估,新上市的 ETF 尚未有配息資料。
TLT 是美股的美國 20 年期以上政府債券 ETF,台股的規模當然無法與美股比較,但是有些台股的 ETF,其內扣費用也不會輸 TLT 太多。內扣費用在 0.2% 以下的標的是可以投資的目標。
其中中信推出的美國市政債 ETF 是台股首見的市政債 ETF,其 ETF 的組成為: 10% 政府債、30% 市政債、60% 非營利機構債。個人是覺得組成成分有點複雜,所以內扣費用偏高,還是選擇單純的公債就好。
市政債是州政府發行的債券,可以視為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非營利機構通常是醫療機構、教育單位等機構。以信用評分來看,還是政府債的信用評分較佳,故市政債與非營利機構債會有較高的利息,但是中信市政債有 0.4% 的內扣費用,恐怕會吃掉一些配息,不過此檔 ETF 剛發行不久,配息狀況如何還需要時間觀察。
下表為可能配息入帳行事曆:
123456789101112
中信美國市政債
新光美債20+
中信美國公債20年
凱基美債25+
FH20年美債
群益25年美債
富邦美債20年
國泰20年美債
元大美債20年
以上是將各 ETF 的可能配息時間規劃出來,如果想要每個月都有配息能領,可以參考此表作出規劃。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檢視穩定配息投資策略目前績效

先前寫了一篇關於穩定投資策略的債券 ETF 文章,當時降息的預期還沒有很強,美中貿易戰懸而未決,其它國家開始降息,美國 8 月正式宣布降息一碼,加上最近股市不穩定,投資人避險情緒大升,帶動黃金與債券的價格上漲,使我預計今年要佈局的債券來不及買完,現在的價格有點高了,不過以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應該不管高低點,持續穩定投入,不過人總是有心魔,賺利息的同時也想要賺價差。
原本美國的 CD 定存單都是買三個月期的 CD 單,是為了反應原本的升息循環,8 月宣布降息一碼後,市場馬上轉變為降息預期,越長期的 CD 單利率反而越低。
只好趕快將 3、6、9、12 月期的 CD 買齊,完成階梯式定存,以因應後來要持續定期定額投入美股 ETF 的資金停泊問題。
越長期的 CD 單利率反而越低,反應市場預期接下來進入降息循環。不過這樣有點不合邏輯,長期債券或定存的利率要比較高才合理,因為有時間的價值,投資人付出了比較多的時間代價與機會成本,應該要取得較高的利率才合理。現在這種情況不就是悲觀經濟學家常掛在嘴邊的殖率利倒掛,長期債的利率比短期債還低。
會造成這種現象表示短期市場風險很大,投資人轉往利率比較高的長期債券,將長期債券的價格推升,相對利率自然下降,短期債的利率本身不高,所以吸引力不大。

2019-03-06美國政府債-38172
2019-03-08美元公司債-41415
2019-03-11美國政府債-38633
2019-03-13台新新興債-42696
2019-04-15美元公司債-42746
2019-04-15台新新興債-43317
2019-05-02台新新興債-43236
2019-05-03美元公司債-42756
2019-06-03台新新興債-88915
2019-06-06美元公司債-89396
2019-06-25富邦特別股-99835
2019-07-02富邦特別股-99234
2019-07-04台新新興債-90717
以上是每個月的投入台股債券 ETF 的情形,原本是打算今年慢慢買,6 月後看情況不對,開始加碼購買,到 8 月時債券 ETF 的價格漲了不少,預估利率越來越低,現在我已經買不下手了。現在一直到美國總統大選,我想中美貿易戰的風波還是不斷,最近美股的大漲大跌都是與貿易談判或關稅消息有關,不確定風險很高,現在比較好的作法是定期定額投入或是空手觀望,積極一點的人也許可以試試黃金。
紀錄目前台股債券 ETF 投資狀況。持有富邦美國特別股、元大美債 20 年、元大 AAA 公司債、台新 JPM 新興債。
特別股與債券的相關性不高,反而與股市的連動性較高,與高收益債的特性類似,會加入此配置是因為特別股目前的利率比較高,同時想要觀察一下特別股的投資效益,但是特別股的信用風險高,景氣不好時,公司付不出利息會有違約風險,所以波動性與股票較接近。

<房市老手21堂超強實戰課:快速看穿房屋買賣陷阱>閱讀筆記

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31322949/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82076.html?a=b 賣房篇 1.      頂樓加蓋對於房價 頂樓加蓋還是可以計入房價,多為房屋單坪價格的 1...